业务范围 • 业务范围

管理好文:职责、目标、计划如何理解?一文讲明白

发表时间:2023-09-01 04:28:37 来源:保洁服务

  从本质上看,职责是“做什么”,目标是“做到什么程度”,计划则是“怎么做”。

  某企业要求总经理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并且制定公司销售目标。这是职责,还是目标,还是计划?

  这只是任务分配而已。制定制度和制定公司销售目标是属于工作职责的范畴;若提出拟定销售额为2000万时,此时,就变为目标了。因为目标是做到什么程度,是可量化的。

  目标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就是眼睛看得到的一个标杆,跳一跳够得着,是想做的、能做的、能够跳一跳够得着的,能实现的就叫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目标就是下阶段的工作,下一个阶段想做的、能做的、该做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的工作。

  可是真实的情况是,现在很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市场状况和自身的发展,计划和目标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这就叫“轻率制定目标”。

  职责则不同,是一个完全定性的项目,是从企业的各方面综合状况出发制定的,也能通过细化和分配来落实的,讲究的是内容和过程。所以,职责是目标的承接者和履行者,目标则是职责的最终目的和基本出发点。

  职责和目标的区别也有很多。第一,从内容上讲,职责的内容是应该做什么;而目标的内容是做到什么程度。第二,从作用上讲,职责讲究岗位的功能,也就是常说的岗位责任制;而目标则起到为企业和员工设定标杆的作用。第三,从时间段来说,职责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也是固定的,贯彻企业运营的始终;目标则不同,其时间段的长短是根据绩效管理的周期划分的,可以是年度的,也可以是季度、月度的。第四,从清晰度来说,职责是定性的,但是比较笼统;目标则是定量的,而且是一种具体要实现的,是可以被数据化并被考核的。第五,从设定方式来说,职责有部门职责和岗位工作职责,这些都是一定得完成的;而目标则不同,目标是可经过协商的,也能选择的。

  定性是一种固定的概念,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中常常会出现,用于形容企业的定位、职责和战略等方面。定性可以是特性,比如准确性、及时性、完备性、可靠性、真实性等,也可以是一种行为或一系列结果性运作,比如制定、完成、认可、批准、同意、通过、使用等。

  企业想要清楚哪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定性,就要从这项工作涉及的名词出发。下面是一些定性工作常用的名词:

  管理、建议、分析、批准、指派、协助、审核、授权、提供、建议、支持、控制、统筹、委任、决定、发展、指导、保证、建立、实施、跟进、推动、发出、制定、维护、计划组织控制、协商、组织、参与、履行、计划、提议、检讨、监督等。

  这些名词并不要求企业家和管理者死记硬背,因没有必要,而且,也违反了活学活用的原则。而且,这些定性的名词,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仔仔细细地观察,会发现这些词大部分跟职责相关。

  比如,“建议”,就是从岗位工作职责的方面出发,任何一个人都有建议的权利和义务;“指导”,是从企业的管理者、部门负责人等角色的职责出发;“提供”,则是从企业的老板、绩效管理负责人等职责出发,等等。

  定量则是一个活动性较强、较为具体的名词。定量是规定目标的总体数额、分派之后的数额,能够理解为一种物理单位或结果,如台数、人次、合格率等具体可衡量的数据单位。

  目标计划的管理。这部分包括明确企业各部门、各工作岗位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的目标分别有哪些,对目标和计划进行详细的描述。

  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职责的核心,也是保障措施,在拟定时,要知道需要拟订哪些制度,制度要谁来拟订、谁来审核、谁来批准。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的人要明确,相应的部门应该有哪些制度,该怎么样贯彻执行。

  业务工作。业务工作是职责的具体体现,也是最能反映职责履行状况的一项。业务工作指本部门的具体工作,也指员工的具体岗位工作内容,有了这些,职责才能够有参照标准。

  工作关系。企业的工作关系与人际关系并列,指部门、员工与上下左右的关系。在书写工作关系的时候,要明确定期汇报工作,并且要知道向谁汇报、汇报什么内容,还要说明有哪些需要支持平行部门的工作。

  人员管理。这一般来说是人力部的工作,但是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直接下属,每个管理者必须对下属来管理,从聘用、培训、考评等日常工作来管理。所以现在均强调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非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必须懂得人力资源管理。换句话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非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一项工作职责。

  其他上级交办的事项。在职责书写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就是条理要分明、主次要清晰,其次还要按类别进行编写,便于记忆和理解范本的编写。

火狐体育-在线网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