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工作法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养护工作
发表时间:2023-08-28 22:06:12 来源:经典案例
近年来,黑河镇从始至终坚持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勇于实践探索,创新“1234”工作工作法,即1套体系(“一横五纵”农村公路网格)、2个支点(客运站点和物流站点)、3支队伍(路长、公路养护员和交通劝导员)、4条措施(建管养运),逐步走出农村公路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坚持1套体系,建立健全“一横五纵”农村公路网格。现有农村公路养护里程共91.32公里,其中省道29.3公里,县道23.43公里,乡道34.41公里,村道4.18公里。近三年先后投入2026万元用于农村道路维修工程,着力构建以县道为骨架、以乡道为支撑、以村道为脉络的农村路网体系,建成“一横五纵”(九若路+河羌路、九大路、自马路、东沟路、绕蜡路)农村公路网格,努力实现与国省干线公路的有效对接和相互连通。年初及时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专班,先后召开专题会议8次,开展安全管理巡查60余次,路政管理巡查110余次,发现及整改问题64个。
完善2个支点,全力打造客运和物流便民站点。一是完善客运站点。黑河镇距离县城42公里,依托群众需求,九若路过境运行公交车4辆,已建成公交站牌16处;7座农村客运车4辆,基本覆盖全镇群众生活区域。加强农村客运车辆管理,提升驾驶员业务水平,确保驾驶质量。二是完善物流站点。积极推动城乡一体运邮结合,积极打造三级物流站点4处,全面实现镇村两级邮路全覆盖。上半年物流站点极大地促进了甜樱桃的购销,下半年将持续推进爆浆蜜脆李、酿酒葡萄、糖心苹果等水果、陵江核桃等干果及道地中药材的售卖和运输。截至目前,全镇人均收入从2020年的15310元增至2021年的16796元,群众增收大幅提高。
建强3支队伍,全面实施“路长+养护+劝导”三管齐下。一是全面实施路长制。全镇共有路长11人,积极建立路长办公会议制度,及时组织召开路长会议6次,各村路长坚持每周完成一次路长制工作日志,各驻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坚持每月对所驻村公路养护工作考核一次,全面落实路长巡查、通报和考核制度,切实发挥路长职能,上半年路长巡查220余次,风险隐患排查11次,排查发现及整改问题20个,有效落实管理养护责任。二是全面压实养护员职责。坚持“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原则,全镇共设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岗位30人。年初镇村两级分别与养护责任人签订了农村公路承包合同和目标责任书30份,将每条公路管护工作落实到人头。上半年开展养护人员业务培训2次,全方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落实各养护员购买意外保险30份,全力确保人身安全。各村公路养护员坚持每日完成道路巡查1次,完善公路养护巡查台账共30本。镇纪委和各村监督委员会适时监督检查各村公路养护员履职尽责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养护员日常考核,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保护工作。三是全面落实劝导员任务。全镇共设交通劝导岗位30人,签订责任书30份,召开交通劝导工作培训6次,全方面提升劝导员业务水平。联合辖区交警中队进行联合执法,开展摩托车整治等专项行动2次,每季度坚持上路开展交通整治2次,严厉打击超高超限、违规载人、无证驾驶、乱停乱放等不良行为,全面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严实4条措施,全力打好“建管养运”组合拳。一是保质保量,建好致富路。严格按照因地制宜、改善提升、路基稳固、路面平整等要求,稳步完成农村四好公路修建,为民生稳固、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以农村交通的快速改善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旅游,切实将交通规划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效衔接,科学规划推进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等项目建设,实现“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文化”的深层次地融合。二是权责分明,管好出行路。年初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机制,分村分片区组织并且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安全应急处突工作。坚持定人定时定任务,压实各村路长职责,权属分明,明晰管护任务。同时也加强公路沿线牛马管控,坚决公路沿线堆放砂石、占道晾晒、抛洒滴漏等行为,对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污染路面、安全风险隐患的村进行适量罚款引以为戒。三是精养细爱,护好安全路。遵循农村公路三级养护制度,镇村两级路长严格落实路政巡查及安全管理巡查制,养护员立即处理所负责路段发现的潜在隐患和侵占路权的现象,对损坏路面及时修补,堵塞边沟及时疏通。截至目前,累计疏通边沟43km,清理泥沙1500余方。坚持党组织示范引领,落实党员干部带头领养公路,全域带动形成四好农村路全员推进的大格局;同时开展支部共建,公路沿线各村共商共议公路养护工作2次。并根据汛期的特殊村情,全镇共储备应急处突机械设备15台,其中挖机5台,清运车10辆。四是运邮结合,运好民生路。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通过坝坝会、干部会、走村入户等方式加大走访宣传,发放《爱路护路公约》500余份,全面激发群众爱路护路内生动力。同时依托辖区电商站点,打造“电商+”运营新模式,拓展运邮范围和内容,实现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并将爱路护路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爱路护路,提升群众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真正成为“四好农村路”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