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作物病虫害图解(共54张PPT)精品课件
发表时间:2023-08-21 04:31:46 来源:工程施工案例
为害特色: 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呈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 为害,跟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头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 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峻时“虫苞累 累,白叶满田”。以孕、抽穗期受害丢失(sǔnshī)最大。
(2)农业防治 合理的安排冬作物,晚熟小麦、大麦、油菜、留种 绿肥要注意安排在虫源少的晚稻田中,可削减越冬的基数。
(3)选育、栽培耐水稻螟虫的种类,根据种群动态模型用药防治 。在二化螟一代多发型区域,要做到狠治一代;在1—3代为害重 区域,采纳狠治一代,挑治2代,巧治3代。
症状: 苗期发病,心叶基部呈现褪绿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 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坚持绿色。分蘖期发病,先在心叶 下一叶基部呈现褪绿黄斑,后扩展构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老叶 不显病。
产生缘由剖析: ①灰飞虱虫量增多。②水稻种类(pǐnzhǒng)感病。③忽视灰飞 虱防治,发病后也没有及时用药操控。④田边杂草未防除。 防治对策: 采纳“堵截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战略,狠治灰飞虱,操控条 纹叶枯病。
病菌首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 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
为害特色:成、若虫以口器锉破叶面,成微细黄白色斑,叶尖两头向 内卷折,渐及全叶卷缩枯黄,分蘖初期受害重的稻田,苗不长、根不发、 无分蘖,乃至成团枯死。
产生规则(guīlǜ):稻蓟马日子周期短,产生代数多,代代堆叠,多数以成虫在 麦田,茭白及禾本科杂草等处越冬。
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散布(fēnbù)在全国各稻区,首要 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 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达到稻株上,萌生侵入寄主向附近细胞扩展发病,构成中心 病株。病部构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达进行再侵染。
水稻病害之一,病株叶尖及边际初生黄绿色斑驳,后沿叶脉 开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终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 伏,稻穗不实率添加。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达。分蘖 期病害开端开展。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 利于病害盛行。防治法:选用(xuǎnyòng)抗病种类,从无病区留种, 种子消毒,清除病稻草,合理上肥和浅水勤灌,增强水稻抗病力 和秧田、大田喷代森铵、杀枯净等药剂。
1.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种类。 2. 维护使用天敌,进步天然操控能力。
3. 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为 害,尤其是穗期丢失更大的特色,药剂防治的战略,应狠治 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为害严峻代其他准则。
防治办法 : (1)量体裁衣选用2-3个合适当地抗病种类。 (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 (3)按水稻需肥规则,选用配方上肥技能,后期做到干湿替换,促进 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 (4)种子处理。
防治办法: 1. 农业防治:调整栽培制度,尽可能的避免水稻早、中、晚混栽,相对集 中播种期和栽秧期,以削减稻蓟马的繁衍桥梁田和曲折为害的时机。合理 上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期适量追施返青肥,促进禾苗正常成长, 减轻为害。避免乱上肥。 2. 化学防治:防治时期:根据稻蓟马的产生为害规则,遭受稻蓟马的 为害时期,一是禾苗四、五叶期用药一次,二是本田稻苗返青期。这两个 时期应是维护的要点。即在秧田禾苗四、五叶期用药一次,第2次在禾苗 移栽前2-3天用药。
症状: 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患病,在 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际含糊(mó hu)小斑,后渐扩展呈椭 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 灰白色,中部安排损坏呈半透明状,边际暗褐。
1、为害症状 三化螟属鳞翅日,螟蛾科,它食性(shíxìng)单一,专食水稻,以 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构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构成枯孕穗和 白穗,转株为害还构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 首要症状。
3. 防治目标:常见卷叶苗,叶尖初卷率约15%-25%,则列为防治目标田。
为害特色(tèdiǎn): 水稻分蘖期受害呈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 、抽穗期受害,呈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呈现 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刮劲风易倒折。
日子习性:一年生5—6代,在麦田、绿肥田、河边等处禾本 科杂草上越冬。翌年早春旬均温高于10℃越冬若虫羽化。发育 (fāyù)适温15—28℃,冬暖夏凉易产生。天敌有稻虱缨小蜂等。